血液科始建于1962年,最初为内科血液专业组,是山东省最早成立的两个血液学专业组之一,由国内著名血液学专家张春源教授担任组长。1983年在著名血液病专家翁维权教授带领下创建硕士研究生点。80年代,参与了全国血红蛋白普查协作组。90年代,在山东率先开展骨髓移植工作。经过40多年的建设,血液内科已成为一个设备先进、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。血液内科现有床位48张,月出院近100人次,可收治各种常见的血液病和从其他医院转来的疑难危重病人,拥有现代化的骨髓移植室(移植床位6张),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,拥有现代设备的血液病研究室一个。
学科人员组成
1、职称构成:正高级5人(33.3%);副高级4人(26.7%);中级2人(13.3%);初级4人(26.7%)
2、学历构成:博士5人 含在职(33.3 %),硕士9人(60%),本科1人(6.7%)。其中4人曾分别到以色列、丹麦和美国进修学习1-2年。
3、研究方向:白血病、多发性骨髓瘤、淋巴瘤、各种贫血以及出血性疾病。
科学研究
1、科研立项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、省部级、市级课题科研立项共8项。
2、发表论文和著作: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,SCI等收录10余篇。主编、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副主编著作9部,参编著作17部
3、获奖: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,三等奖2项,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,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奖1项;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三等奖2项;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;青岛大学优秀著作成果奖1项。
4、教学:承担及圆满完成医疗、护理、七年制和南亚留学生及研究生的教学任务。每年招收科学型和临床型硕士9-10名,专业学位博士生1-2名。
技术优势与特色
1、骨髓穿刺活检术 科室联合血液病研究室,对疑诊急性(慢性)白血病、淋巴瘤、骨髓增殖性疾病、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,常规做骨髓穿刺活检术,使这些疾病获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,对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治疗、估计疾病预后、制定随访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,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,避免了滥用药物的浪费和副作用。
2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能够开展自体骨髓移植、同基因异体骨髓移植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,以个体化治疗模式,大大提高了急(慢)性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救治水平和生活质量。技术,参与了全院多学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,使各种原因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死亡率大幅下降。
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